黄忠敬教授在OECD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全球测评项目负责人会议上分享中国经验
本次会议主要探讨了第二轮的测评结果及国际报告的准备情况,交流了今年4月份准备召开的全球报告的发布议程,并介绍了第三轮测评工作的初步安排。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主任黄忠敬教授及项目组成员参与本次会议,并在会议上介绍了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与培养的中国经验。
在培养方面,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同政府、NGO组织、高校、中小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立了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千校联盟,实施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联盟校-项目校-示范校”三步走策略。黄教授还介绍了基于我国教育实践和文化传统构建的社会与情感能力“五指模型”及培养的“金字塔模型”,以及在学校层面培养的不同实践路径。
在影响力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基于SSES项目,全面推动社会与情感能力在中国的研究和实践,在学术、社会、国际等方面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
OECD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项目负责人Noémie Le Donné女士对中国的测评经验与培养实践表示肯定,对中国团队为全球测评所做的贡献表达感谢,对未来的进一步合作也充满了期待。会议还就今年四月份即将召开的中国国家报告发布事宜进行了沟通,就参与未来第三轮全球测评工作的可能性进行了交流。
撰文:王娟 编辑:刘静文 审核:黄忠敬
发布时间:
2024-02-05
预览次数:
2024年2月1-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项目(The Survey on Social and Emotional Skills,SSES)第六次国家负责人会议(National Project Manager Meeting, NPM meeting)在巴黎召开,共有15个国家的30多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会。
这次大会议程安排了一个参与国家的经验分享环节,鉴于中国团队在前面两轮测评中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现,大会特意邀请了黄忠敬教授代表中国团队分享经验。黄教授从测评、培养、影响力三个方面向OECD和与会国家项目负责人介绍了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与培养的中国经验。
在测评方面,自2018年以来,中国参加了两轮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全球大规模测评,分别在苏州和济南两个城市实施,学生、教师和校长的参与率均在95%以上,在全球参与国中名列前茅。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组建了包括测评、实践和研发三支队伍在内的跨学科、跨部门、跨地区的研究团队,建立了首个社会与情感能力网站和数据库。
社会与情感能力对青少年的发展和福祉至关重要。本次会议促进了各国在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和实践中的沟通交流,明确了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与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团队在会议上的发言与交流,推动了世界各国对我国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的认识,扩大了我国在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与培养方面的国际影响力。
上一篇:
媒体关注丨两会上的社会与情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