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第九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之“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与培养研究”分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3-10-31 预览次数:

       2023年10月29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与培养研究”团队主题分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逸夫楼一楼报告厅举行。

4c95618c196a2edb1a62c34b5ba15b53.png

开幕致辞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终身教授袁振国从全球教育政策与学术发展趋势的角度呈现了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的重要价值与前沿动态,高度肯定了本次论坛作为研究交流平台的高起点。袁教授在致辞中指出,近十年以来关于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已然成为全球重要议题,而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属于新一阶段的关键问题,希望本次论坛在方法论的研究进展和突破上做出更多的贡献,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f7b29f56ce91cab727a5f6325faf24f3.png

主旨报告


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OECD全球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项目专家顾问Filip De Fruyt从挑战与机遇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关于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评估和发展议题。基于OECD全球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测评项目的长期研究成果,Filip教授阐释了在VUCA(Volatile, Uncertain, Complex和Ambiguous的缩写)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应如何理解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具体内涵,指出关注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并基于研究与教育实践中的若干问题与全新发现,阐释了如何发展与训练青少年的社会与情感能力。以OECD的社会与情感能力调查为例,Filip教授详细介绍了设计并开展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及实施的重要内容,在最后带领大家展望了未来的可能挑战与机遇。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黄忠敬做了题为《从“能力”评估到“能力培养”评估:社会与情感能力评估前沿发展报告》的主旨报告。黄教授指出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应进一步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培养,从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评估,即评估什么能力、如何评估这些能力,迈向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评估,即如何评估能力的培养效果及支持条件。黄教授认为包括情景化测评工具在内的各种测评工具越发受到学界的重视,同时也面临着测量伦理、测量错误、测量不变性、测量策略与信息来源等多方面的挑战。从课堂、学校、家校社三个层面,黄教授介绍了如何开展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的评估,指出语境关联性、发展适应性和文化相关性是区别于单纯能力评估的重要特点。最后,黄教授从评估理念、对象、主体、内容等多方面总结了能力培养评估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建议。

b16308e366fdd3abfc74f6286b51bfb6.png

专题报告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陆璟介绍了OECD DeSeCo与PISA等国际大规模测评的发展趋势体现了从核心素养到创变能力的重要转变,主要体现在OECD两个纲领性文件的测评指导框架重构,测评领域扩展以回应新的能力要求,以及学科领域测评框架进一步更新三个方面,指出2015年之后PISA测评更重视认知和社会与情感能力的结合,体现从重视认知向重视融合的转变。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人员王洁汇报了其团队在跨国教学视频研究中以OECD全球教学洞察项目(GTI)为分析对象研究上海教师对学生情感支持的研究成果,分享了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支持与教学及管理、教师的关系取向及成就取向与教学行为、教师自身情感及热情及工作满意度与情感支持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引导大家反思课堂管理为什么与情感支持无关、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支持需要怎样知识与技能等现实问题,认为有效的、好的教学体现为具体的,可以观察的教学行为。

0ef457fbde2ec43a7c1daaed901b34aa.png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郑杰、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助理教授崔海丽基于对教师社会角色的反思认为教师同样面临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挑战,通过一项质性研究回应青年教师如何看待高校对教师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制度支持、青年教师对从高校制度层面改善社会与情感体验有哪些建议两方面问题,指出新进教职工培训缺乏对教师社会与情感的关照,而党建、工会活动对教师社会与情感支持具有校际间共性和院系间差异性,由此建议重视校、院两级制度对高校教师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提供良好环境,通过组织形式多样、更具有人文关怀的活动来为教师提供有效支持。

f7d68ba5cac5d1c0549679b514d29b4f.png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副教授张静分享了其基于在线协作学习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测评、特征及发展轨迹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其团队在研究自我调节与协作任务成绩关系的具体设计与初步发现,并展示了研究中不同时间节点、良构问题与劣构问题下自我调节学习的差异表现,为自我调节学习研究提供了更多证据。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唐鑫基于一项对中美芬三国的比较分析来回应如何最大化提升社会情感能力的作用效力,为如何理解社会与情感能力比较研究法的提供了视角与思路。其研究表明对于不同国家,能够预测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社会情感能力存在跨国家特异性,对于同一国家则具有内在一致性,而好奇心和毅力在综合所有国家结果中持续性地表现了显著预测力,同时乐观、活力、抗压力则是预测心理健康最重要的社会情感能力。

2fabb59905b97f378caa77583fbc529e.png

在互动与提问环节中,Filip De Fruyt教授就线下观众关于认知风格与社会与情感能力关系的疑问进行了解答,现场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开幕致辞与主旨报告环节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主任、教授荀渊主持,专题报告与互动提问环节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世清主持。

282cccfea40e32262df4168077d4a1a5.png

      刘世清教授最后对论坛进行总结,提出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团队的长期引领下,社会与情感能力这一国际性议题已经快速转化为中国教育的热点研究问题,而此次论坛中所体现出的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更是进一步开拓和深化了研究思维与研究方式,希望在全球化社会与情感能力议题生产、传播和探索的过程中,未来能够有更多立足中国本土文化实践的优秀研究成果。